河南鄧州編外雷鋒團“薪火營”——“為群眾排憂解難是我們的責任”
        發(fā)布時間:2021-12-02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點擊:694211
          河南鄧州編外雷鋒團“薪火營”——
          
          “為群眾排憂解難是我們的責任”(最美退役軍人)
          
          “我是雷鋒的戰(zhàn)友,要為雷鋒爭光,像雷鋒那樣做人做事。”這是編外雷鋒團的堅定信念,更是“薪火營”的行動指南。
          
          河南鄧州市編外雷鋒團“薪火營”,成員全部來自于退役軍人,是鄧州編外雷鋒團骨干營之一。近年來,他們始終不渝地傳承著雷鋒精神,讓雷鋒精神之花開遍鄧州大地。
          
          2014年8月15日,是“薪火營”宣告成立的日子。108名曾經(jīng)在雷鋒生前所在部隊服役的退役軍人,從田間地頭、工廠車間、黨政辦公樓走到一起,加入了編外雷鋒團“薪火營”。
          
          從軍5年的雷天才,在雷鋒生前所在部隊服役時就是“學雷鋒標兵”。“一聽說成立‘薪火營’,大家都迫不及待地申請加入。”雷天才回憶,“我們當中多數(shù)人工作都很繁忙,但再忙再累,營里的事不能耽誤。”
          
          “我曾在雷鋒生前所在部隊服役,退伍回來后就加入了‘薪火營’,找到了歸屬感。”“薪火營”最小的成員劉鵬說。劉鵬從小學得一門烹飪手藝,退役后經(jīng)營一家小餐館。加入“薪火營”后,他以“雷鋒戰(zhàn)友要為雷鋒爭光”為座右銘,經(jīng)常贈餐給一些流浪者、孤寡老人。
          
          “我常年不在家,每次營里有活動,凡是我能幫上忙的,都會盡一點微薄之力。”陳有漢常年在深圳務工,但他時刻不忘自己是“薪火營”的一員,先后5次參加“薪火營”的捐助活動。
          
          隨著一批批退役老兵的陸續(xù)加入,“薪火營”很快由最初的108人發(fā)展到600余人,成員秉承雷鋒同志的“釘子精神”,成為基層建設(shè)的實踐者和推動者。
          
          在脫貧攻堅戰(zhàn)中,“薪火營”成員黃志創(chuàng)辦了規(guī)模養(yǎng)殖小區(qū),帶動3000多戶家庭脫貧致富。黃志說:“造福家鄉(xiāng)父老,盡全力幫助每一個困難家庭,支持每一個有需要的鄉(xiāng)親,我一定不會缺席。”
          
          在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中,600多名“薪火營”成員借助南水北調(diào)水源地的優(yōu)勢,或籌資辦加工項目,或發(fā)展稻蝦混養(yǎng),或創(chuàng)辦特色種植,近300人成為種植、養(yǎng)殖和加工專業(yè)戶。成員趙普林一步步摸索、一點點積累,成功創(chuàng)辦餐飲服務公司,帶動了62名退役軍人就業(yè);成員丁勝軍艱苦創(chuàng)業(yè),成立駕校和汽車文化生態(tài)公園,安排860余名退役軍人就業(yè)。
          
          “薪火營”成員涵蓋了各行各業(yè),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踐行傳承著雷鋒精神,用實際行動感染著身邊人,把雷鋒精神輻射到社會每一個角落。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薪火營”挺身而出、沖鋒在前。20多名成員幫助菜農(nóng)收菜、包裝,將10多萬斤新鮮蔬菜及時送往武漢。
          
          “作為‘薪火營’成員、從雷鋒團走出來的戰(zhàn)士,為群眾排憂解難是我們的責任。”“薪火營”教導員杜恒介紹,今年夏季多地暴雨,“薪火營”200多名成員帶著救援物資,兵分三路,抵達鄭州和新鄉(xiāng)進行救援。他們蹚著泥漿步行20多里,一戶戶排查搜救;開著沖鋒舟轉(zhuǎn)運居民,一天跑30多趟……6天6夜,“薪火營”共搶救轉(zhuǎn)移受災群眾2000余人。
          
          成立以來,“薪火營”為困難家庭、災區(qū)群眾、貧困病人捐款近200萬元,捐物2萬余件,做好事1萬余件。成員中,有50余人擔任過村組干部,帶領(lǐng)20多個貧困村脫貧致富,100余人被評為鄧州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他們沿著雷鋒足跡,譜寫著新時代的“雷鋒之歌”。
          
          本報記者 李卓爾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国产三级在线线看免费,亚洲 中文 欧美 日韩 在线观看,五月天激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