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上海1月28日電 (記者 鄭瑩瑩)抑郁癥影響著全球數(shù)億患者,滬研究團隊另辟蹊徑,讓致幻劑“改邪歸正”,助力抑郁癥治療。
北京時間1月28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的汪勝研究組與上??萍即髮WiHuman研究所的程建軍研究組合作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發(fā)表了一項研究成果,該研究完成了以致幻劑與其靶點結構為導向的新型快速抗抑郁化合物的設計。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汪勝介紹,目前抑郁癥治療主要是心理治療、電擊治療和藥物治療三種方式。在藥物治療方面,目前市場銷售的傳統(tǒng)抗抑郁藥物起效慢,通常需要幾星期甚至幾個月才能起效,并且對三分之一的難治性抑郁癥沒有改善作用。
研究人員就琢磨:如何能找到起效快的抗抑郁藥物?
近年來,多種致幻劑在抑郁癥治療方面展現(xiàn)一定潛能。比如,從“神奇蘑菇”中提取的一類天然致幻劑裸蓋菇素(Psilocybin),于2019年被美國FDA授予作為治療重度抑郁癥和藥物抵抗性抑郁癥的突破性療法。其二期臨床研究結果表明,裸蓋菇素(Psilocybin)在一天內(nèi)可以極大改善抑郁癥患者的癥狀,且效果可持續(xù)三個月以上。但是,致幻劑的致幻副作用極大地限制了其臨床研究和應用。因此全世界的科學家們一直致力于尋找和研發(fā)非致幻且能快速起效的新型抗抑郁藥。
裸蓋菇素(Psilocybin)在人體內(nèi)被代謝為脫磷酸裸蓋菇素(Psilocin)。滬科研團隊通過對脫磷酸裸蓋菇素進行結構解析后,設計合成了以IHCH-7086和IHCH-7079為代表的系列化合物。汪勝介紹,團隊通過在小鼠上做的一系列實驗發(fā)現(xiàn),致幻劑的致幻效果和治療效果是可以分開的;并找到了無致幻效果、且起效快的新一代抗抑郁化合物。
“從第一代的‘百憂解’,到第二代的‘致幻蘑菇’,我們在想后面能否設計出更多非致幻的、快速起效的抗抑郁化合物,進而把它推向臨床?!彼f。
該項研究成果為新一代非致幻快速起效的抗抑郁藥研發(fā)指明了方向。但研究人員指出,“化合物”并不等同于“藥品”,還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驗證,才能使其真正造?;颊?。
據(jù)悉,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汪勝研究組的博士研究生曹冬梅、助理研究員余競、上??萍即髮WiHuman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歡、蘇州大學羅智璞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李勁松研究組博士的研究生劉芯宇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汪勝研究員和上??萍即髮WiHuman研究所程建軍研究員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