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北京11月3日電 臺灣《聯(lián)合報》近日發(fā)表了有關云南省昆明市的報道,介紹了當?shù)靥厣朗场?/p>
報道指出,昆明的米線種類繁多、包羅萬象。昆明人鐘愛粗米線,即酸漿米線,由大米經(jīng)過發(fā)酵后磨粉制成,軟滑有筋骨。
但凡米線鋪子,每天都得凌晨四、五點便熬一大鍋湯,作為打底。一般湯頭用肉和骨頭熬制,常備的有三樣:豬、牛、雞,再以這一鍋底湯配上各式的“帽子”,也就是澆頭,如大酥牛肉、鱔魚、燜雞、炸醬、腸旺、酸菜肉等,點綴以新鮮的薄荷、韭菜、蔥花。因“帽子”的味道差異,每家米線的滋味各不相同。
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里一片菌子氣味。云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復雜的地形地貌,成為生物多樣性的寶庫,也孕育了世界上最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其種類之多、分布之廣、產(chǎn)量之大,名揚四海。云南野生食用菌約有250個品種,占全世界食用菌品種的一半以上。
菌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氨基酸等物質,不僅能讓人一飽口福,對身體健康也大有益處。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味、挖掘風味,云南人針對每一種野生菌,都有不同的烹飪方法:油炸、清炒、煲湯、火鍋、刺身……這是滇菜“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