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營銷短信成了一門生意:模板投訴泛濫,有人以此教學賣課
        發(fā)布時間:2022-11-30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點擊:692009
          “雙十一”“雙十二”,各路商家都會忙不迭地展開“短信攻勢”,向廣大手機用戶發(fā)送堪稱海量的廣告信息。當然,用戶也可以通過相關渠道退訂或者舉報未經允許發(fā)送的短信。
          
          然而,澎湃新聞近日暗訪發(fā)現(xiàn),最近在抖音、快手、閑魚等平臺,部分職業(yè)舉報人發(fā)布模板化舉報教程、宣揚舉報獲利,教學收費從數百元到上萬元不等。
          
          澎湃新聞向其中一名職業(yè)舉報人繳費388元后獲得了相關教程,并獲準進入舉報指導群。該舉報人直言,遇到營銷騷擾短信這種事一般打官司沒證據,必輸無疑,但商家接到大量投訴,可能受到通信管理、市場監(jiān)督等多部門調查,這時從事提供短信服務的增值電信業(yè)務運營公司(以下簡稱“短信服務商”)和商家就會來協(xié)商給出賠償以撤銷投訴。
          
          多位短信服務商向澎湃新聞反饋,投訴量激增,政府部門應接不暇,企業(yè)疲于奔命,花了很多時間來應對被投訴帶來的消耗,有時只能通過協(xié)商“花錢了事”。目前投訴量越來越多,許多同行已向主管單位反饋過此事。地方通信管理部門人員對他們說,相關部門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和平臺建立了聯(lián)系機制,以后如果有類似違規(guī)線索,也可以反饋給他們。
          
          11月22日,抖音平臺治理相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平臺對一些惡意舉報課程等內容,通過治理能力識別、攔截,對違規(guī)視頻、賬號嚴格處罰。今年5月初,平臺治理團隊發(fā)現(xiàn)一批從事惡意舉報課程售賣的團伙,隨即對賬號進行集中治理和處罰,后期已經對此類現(xiàn)象進行常態(tài)化治理。
          
          中國通信企業(yè)協(xié)會增值電信業(yè)分會短信專委會秘書長李旦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針對行業(yè)多家企業(yè)近期面臨的大量模板式舉報、無效舉報、惡意舉報等行為,協(xié)會進行了調查統(tǒng)計,相關情況已向工信部反饋。他認為,接下來一方面要遏制垃圾信息,另一方面也要重點打擊濫用舉報擠占行政資源、破壞市場環(huán)境的行為。
          
          不堪其擾的短信服務商
          
          消費者收到垃圾短信可以反映的官方途徑是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以下簡稱“12321受理中心”),為中國互聯(lián)網協(xié)會受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委托設立的投訴受理機構。
          
          垃圾短信舉報的接收、核查,協(xié)助有關部門查處和公布處理結果都是該中心的工作職責,有著一套較為完整的流程。
          
          而過去一年多,一些人跳過這套程序,出現(xiàn)了一套新的舉報邏輯。
          
          澎湃新聞采訪多家短信服務商企業(yè)負責人了解到,這些人的投訴方法一般為:收集廣告營銷短信,按照一定模板撰寫投訴文書,寫信或者網絡舉報等方式發(fā)送至公安局、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信訪局、通信管理局等多個部門同時投訴,同時要求進行精神賠償等。
          
          舉報的理由也很多樣,比如短信對其造成了騷擾、精神傷害;有的稱,看到短信氣急后手機摔壞需要賠償等。澎湃新聞還注意到,很多投訴沒有轉到商家處,而是被相關部門轉至提供發(fā)送渠道的第三方短信發(fā)送服務商。
          
          福建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江(化名)最近很發(fā)愁。僅今年十一月,他的公司已連收了7封投訴信。過去一年,他已經花了4萬多元協(xié)商撤訴。
          
          李江所在的公司是一家負責第三方短信發(fā)送的短信服務商。澎湃新聞采訪了解到,這類短信服務商成立后需要先向工信部申請增值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碼號證;獲得這些碼號(106開頭的短信碼號)的使用權。
          
          之后,他們需要向接入省份的通信管理局進行報備,和運營商簽署具體代理落地協(xié)議后方可開展短信代理推廣業(yè)務,都是以“106”為開頭的短信。經過材料審核,再開通短信通道讓客戶直接連接使用,賺取一定的服務傭金。這種成熟的運營方式已經廣泛應用于銀行、高校、國企、電商平臺等領域。
          
          “我們不是信息的發(fā)布者,只是信息發(fā)布的渠道。”福建另一名第三方短信發(fā)送服務商陳鵬(化名)說,他們對發(fā)布內容無權知曉,但常常也面臨舉報。被舉報后,就出現(xiàn)一個很尷尬的情況,他們無法自證“無罪”,相關部門同時要求限期處理舉報,這時協(xié)商撤訴成了一個解決路徑。
          
          陳鵬說,一條短信投訴要面對多個政府部門:通信管理局、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公安局、信訪局,有時還有12345政務服務便民中心,12321工信部投訴舉報中心等。“目前通信管理局、公安局都對該情況比較熟悉,相對好解釋,一般不予受理。其他部門不太熟悉這一業(yè)務,被約談后解釋起來要費九牛二虎之力。”陳鵬說。
          
          李江記得,去年七月,其所在公司客戶發(fā)出的一條短信被投訴。解釋無果后,相關部門要求其在限期內和投訴人協(xié)商撤銷投訴。最終李江花費五千余元向投訴者協(xié)商調解。
          
          來自上海的通訊服務商胡越(化名)則表示,前面賠了幾次之后,幾個同行就協(xié)商,遇到這種事情就“奉陪到底”。他同時介紹,也有地方的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和通管局都不主張和解,認為不能縱容這種風氣。
          
          來自廣東的通訊服務商王勤(化名)也遭遇過多次舉報。他說,現(xiàn)在當地相關部門也很重視,開始了解這種職業(yè)投訴的影響情況。
          
          投訴營銷短信成了一門行當
          
          11月,澎湃新聞記者通過暗訪抖音和閑魚等平臺,了解到職業(yè)舉報營銷短信、騷擾短信,已經成了一門“技術活”,甚至一些人還做成了完整教案用于教學收費。
          
          澎湃新聞記者在抖音平臺搜索“短信維權”和“打假”等關鍵詞,找到了做“短信維權”的職業(yè)舉報人。
          
          這些職業(yè)舉報人一般都在主頁簡介上寫“騷擾短信學習:xxxxx(微信號)”或者“后臺回復666領取學習資源”,通過私信提供微信號等方式將抖音用戶引流到微信平臺。“騷擾短信維權”的教學費從數百元到上萬元不等。
          
          澎湃新聞記者在抖音注意到了職業(yè)舉報人黑某,黑某在抖音主頁簡介上留有微信號:“法律咨詢(維權)”。
          
          通過記者的好友申請后,黑某向記者介紹短信維權的相關業(yè)務。記者了解到,黑某實際不在律所或者法律機構工作。
          
          黑某說,商業(yè)類營銷短信都可以投訴,包括注冊過會員后品牌發(fā)送的短信也可以投訴,“注冊了也不代表它就可以隨便給你發(fā)短信”,只要投訴成功,一條信息可以拿到一千到兩萬賠償。
          
          黑某表示,短信維權不是白教,是需要交學費的,“學費388,下車五五分,我只分一單”(“下車”是職業(yè)舉報人的行話,是拿到賠償的意思)。388元的學費包括短信維權的教學資料和后續(xù)的操作答疑。
          
          記者給黑某轉賬后,黑某發(fā)了短信維權的詳細教程,并且拉記者進入了騷擾短信維權群。從黑某朋友圈可以得知,過去一個月時間,他都在朋友圈中發(fā)布“騷擾短信維權”的相關內容。截至11月17日,黑某已經建立了四個維權答疑群,每群十人(含黑某),學員已達三十余人。
          
          黑某提供短信維權教程包含4個文件,一個騷擾短信維權流程(PPT)和一個操作過程的視頻,還有兩個文檔,包括騷擾短信條文及法律責任和維權要點。
          
          澎湃新聞注意到,PPT里面是完整的圖文教程,里面包含投訴文案的模板。教程里面寫得很詳細,學員直接按照PPT和視頻操作,然后根據投訴文案的模板稍做修改就可以完成一單投訴。
          
          “維權要點”文檔中介紹:“可以查詢和投訴1065、1068、1069開頭發(fā)送的商業(yè)騷擾短信”“賠償金額不建議寫太低”“投訴完之后在電腦上建立一個文件夾,也可在本子上記錄,寫明短信號碼,對方公司名稱,查詢碼,避免投訴過多后造成混淆。”
          
          除了投訴的操作要點,這個文檔還詳細講述了接到商家協(xié)商電話的應答要點。第一條就寫了如何給對方心理壓力:“你們公司是如何獲取我信息的,是不是從別的地方買來的(買賣公民個人信息是違法行為,對方不敢亂回答,給對方心理壓力)。”
          
          對于舉報時填報的索賠金額,“維權要點”稱,“不建議寫太低,訴求越低最后拿到的賠償越少。”比如,訴求填兩千,對方五百就把你打發(fā)了。訴求填五千,對方一兩千打發(fā)你,填兩萬對方至少要五千才能打發(fā)你。“漫天要價肯定不行,維權也要在一個合適的范圍里,要的太高對方讓你起訴,可能一分都拿不到。”
          
          操作要點還寫了談判賠償金額的技巧,“對方問你想怎么解決時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底線,告訴對方訴求都在投訴內容里寫了,對方說看不到訴求內容你就念一遍給他聽,問他想怎么解決,不要直接開口提金額,讓他先開口,金額過低不要輕易同意。”
          
          對于談判金額,“維權要點”中教學:對方說補償500、1000元,這類直接回懟;三五千就很不錯了,經驗足的七八千也能談下來,超過一萬不容易。
          
          賣課者:2200元帶你維權,16800元教你維權
          
          黑某稱,“不用打官司,這種投訴小白也可以操作。”為什么只投訴不打官司呢?黑某直言,打官司沒證據,必輸無疑。但是商家接到大量投訴,可能會受到處罰,所以商家就會來協(xié)商給出賠償撤銷投訴。
          
          澎湃新聞檢索發(fā)現(xiàn),這類訴訟法院一般只支持退訂費賠償,很難支持其他賠償。
          
          黑某也坦言,現(xiàn)在太多人做短信維權投訴,所以沒之前行情好,現(xiàn)在舉報確實有些泛濫,“但還是有那么點兒用”。
          
          澎湃新聞查到另一位在微信平臺從事短信維權教學的負責人衛(wèi)某。
          
          她同樣表示,不需要起訴,直接通過大量投訴就可以拿到錢。
          
          記者按照衛(wèi)某所定義的騷擾信息,整理出五十來多條,當跟衛(wèi)某說這個數字的時候,衛(wèi)某語音回復:“你就這幾條短信嗎?人家都是兩三百條短信。”衛(wèi)某讓記者再去找找,近兩年的信息都翻翻,“一個公司頻繁給你發(fā)只會讓協(xié)商金額變大”。
          
          談到教學收費,衛(wèi)某給出了兩個方案:方案一是公司給學員一對一指導投訴垃圾短信。前期收費是該公司收取學員2000元的押金和200元的資料費。合同簽60個工作日。60個工作日內拿不到投訴賠償的話,2000元押金退給學員,但200元的資料費不退。如果投訴成功,獲得賠償的錢是公司和學員五五分。
          
          方案二收費16800元。教授學員整個短信維權的流程,讓學員學了之后也會自己去投訴。衛(wèi)某還建議如果真的想學,可以去他們位于西安的線下公司了解?;蛘呦仍囋嚪桨敢唬w驗完掙到錢了就可以相信方案二了。
          
          后來,衛(wèi)某讓記者與他們公司的“律師”直接通話。記者問“律師”是哪家律所的,該“律師”稱,由于咨詢者的身份不明不方便告知,擔心短信公司進而報復他們。
          
          記者詢問該公司在短信項目的盈利情況,該“律師”稱只投訴了4單,目前2單拿到了錢,分別是4500元和16500元。“律師”稱,該公司目前交費的學員較少,所以就讓公司內部員工整理騷擾短信去投訴,“等把賠償拿到后,就好宣傳了,到時候學員就更相信我們”。
          
          除了抖音、微信平臺,澎湃新聞在“閑魚”App上也搜出來不少提供維權思路的賣家。有的賣短信維權資料,也有聲稱688元提供短信維權思路。有賣家稱,“這個東西有點擦邊了,容易進去”,但是又說給500塊錢可以帶記者投訴一單。
          
          行業(yè)協(xié)會:要遏制垃圾信息,也要打擊惡意投訴
          
          11月28日,中國通信企業(yè)協(xié)會增值服務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李旦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最近行業(yè)短信(又稱“端口短信”)面臨的惡意投訴越來越多,舉報人濫用舉報方式牟取不當利益、擠占行政資源、攪亂行業(yè)環(huán)境。
          
          李旦表示,行業(yè)短信作為通信的重要手段,在現(xiàn)代生產生活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疫情背景下,通知類短信發(fā)揮了快速觸達用戶的作用,也助力了中小微企業(yè)、商家低成本地為會員服務。在發(fā)展的同時,部分單位和個人違規(guī)濫用短信業(yè)務進行商業(yè)營銷,影響了正常的生活秩序,侵害了電信用戶的合法權益。工信部等相關主管部門也開展了綜合整治垃圾信息專項行動并持續(xù)推進常態(tài)化治理,有效遏制垃圾信息蔓延態(tài)勢。
          
          李旦表示,過去一段時間里,多家短信行業(yè)企業(yè)表示自己遭遇了批量模板式的專業(yè)投訴。“先投訴幾條,商家或短信企業(yè)不給解決,就數十條、上百條投訴,一條短信的投訴和解費用達數千元。”他說,因為投訴舉報量是主管部門評判短信企業(yè)是否合規(guī)經營的重要依據,部分企業(yè)確有未經用戶同意擅自推送的擾民行為,再加上各地執(zhí)法標準、程序和方式等不統(tǒng)一不完善,給了一些投機者可乘之機。
          
          李旦認為,一些職業(yè)投訴人嘗到甜頭之后在互聯(lián)網平臺公開招聘代理,采取收費授課等方式,將職業(yè)投訴隊伍擴大,用統(tǒng)一的投訴模板開展專業(yè)投訴,且投訴部門擴展至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等部門,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李旦說,協(xié)會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之后,一邊開展調研收集惡意舉報線索信息,一邊鼓勵會員企業(yè)不要怕惡意投訴,越私下和解賠錢越會助長惡意投訴的行為。
          
          不少會員企業(yè)表示確實存在“兩難”——有些企業(yè)私下和解了,確實短時間內解決了現(xiàn)實問題,但有的企業(yè)過一段時間又會被投訴。有些企業(yè)堅持不和解,則經常會被主管部門約談,如果不“花錢消災”,對方會繼續(xù)投訴舉報,企業(yè)就面臨著客戶流失、聲譽受損、經營的短信端口被關停等現(xiàn)實問題,甚至還有法律糾紛,分散運營團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李旦表示,他和12321舉報受理中心、基礎運營商及幾家主要的互聯(lián)網平臺企業(yè)進行了溝通,也向行業(yè)主管部門及時反映了近期職業(yè)化惡意舉報等不良行為,建議行業(yè)主管部門能否明確界定惡意舉報的違規(guī)行為,督促互聯(lián)網企業(yè)對相關頁面采取關閉、下架等措施。
          
          上述亂象也得到了主管部門的關注和重視。澎湃新聞了解到,工信部今年11月向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印發(fā)了《關于查處短信息和語音呼叫服務相關舉報的行政執(zhí)法指引》的通知,明確了受理范圍、管轄責任、調查內容、處置方式、答復要求等事項。其中針對大量模板式舉報、無效舉報和惡意舉報,如屬于舉報人非實名、非舉報號碼使用者、以及舉報人委托關系證明不充分等情形的,可以直接出具答復書,告知舉報人非利害相關人,避免浪費行政資源。
          
          李旦說,行業(yè)協(xié)會也將加強打擊惡意投訴、專業(yè)投訴等不良行為,定期收集違規(guī)線索、定期曝光;及時開展短信行業(yè)座談會探討此類亂象的源頭治理。
          
          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律師李世程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企業(yè)經營者要規(guī)范自己的經營行為,投訴舉報是發(fā)現(xiàn)違法犯罪行為的一個重要方式,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也鼓勵支持公民投訴舉報。問題的關鍵在于,投訴舉報是以保護自己權利為核心目的,還是以牟取非法利益為目的,二者是有本質的不同。
          
          李世程說,如果本質并不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是牟取不法利益的話,過程中還有威脅、恐嚇、要挾的方式,那就可能構成敲詐勒索罪。從金額上也可以看出不同,具體到短信維權的實務,如果說只索賠幾十元、幾百元,大致可以判定為維權為目的,動輒上萬、數萬,就存在問題了。
          
          對于收費教授維權課程,提供模板式舉報流程等,李世程認為,如果只是單純分享維權經歷,并不存在問題。如果是以牟利為目的,慫恿沒有違法犯罪的他人去實施犯罪,那就涉嫌教唆罪。
          
          李世程認為,打擊這些擠占行政資源、濫用舉報權的行為,并不會影響到其他公民正當維權。
          
          來源:澎湃新聞
          
          記者:王選輝
          
          實習生:何新月 陳恩澤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国产三级在线线看免费,亚洲 中文 欧美 日韩 在线观看,五月天激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