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宜賓11月24日電(吳平華 陳非藝 胡雨樵)據(jù)四川宜賓警方24日透露,宜賓市警方經(jīng)過半年多的偵查、部署,成功抓獲30余名販賣“煙毒”團伙成員,涉案金額1200余萬元,繳獲含“依托咪酯”煙彈11000余顆。據(jù)悉,該案被公安部禁毒局列為督辦案件,這起橫跨廣東、四川、重慶、湖北、貴州等5省、12市,以煙油、調(diào)味劑、“依托咪酯”、電子煙桿、煙彈等自行進行煙油調(diào)配并進行電子煙組裝的“購、產(chǎn)、存、銷”全鏈條犯罪團伙被徹底搗毀。
疑云:抽了“電子煙”精神恍惚
“比普通香煙帶勁”“越吸越上頭”“感覺好像飛起來了”……
“電子煙”憑借時尚潮流的外衣,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然而,一些不法分子為牟取暴利,在電子煙里面加“料”,一口就能立刻上頭,讓人忍不住抽了還想抽,然而這種所謂的“上頭”電子煙,其實是穿上“偽裝衣”的新型毒品,更是伸向未成年人的“魔爪”。
8月的一個清晨,一名男人急匆匆地沖進了翠屏區(qū)煙草專賣局城區(qū)稽查中隊。
“你好,能幫我看下這支電子煙嗎?我兒子前幾天在KTV買的,我早上拿來吸了一口之后覺得頭暈惡心,一直迷迷糊糊的”。男子滿臉緊張地說著,隨即從口袋中摸出一支筆一樣的藍色物體,里面棕褐色的油狀物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經(jīng)男子敘述,這是兩天前他上高中的兒子跟同學去KTV玩,花幾百塊從一個年輕商販處買來的,他今天早上拿來嘗試抽了兩口,抽了過后,一直頭暈犯惡心,所以來煙草專賣局檢驗一下。
“孩子說是‘正常的’,好多同學都抽過,抽了就是有點‘上頭’,我總覺得不對勁,你說正常的電子煙咋會有這種效果呢?”男子疑惑地說道。
“三無”的屬性,高昂的價格,“上頭”的效果,可疑的渠道,讓翠屏區(qū)局的執(zhí)法人員開始將眼前的這個物品與之前公安人員提到的“上頭”電子煙聯(lián)系了起來。為了證實心中的猜疑,執(zhí)法人員立即用塑料袋將物品保存,與舉報人一同啟程趕往翠屏區(qū)公安局。
一周后,一份四川警察學院物證鑒定所的鑒定報告寄到了執(zhí)法人員的手中,報告的末尾赫然寫著“依托咪酯——陽性”。
警惕:藏在“華麗”外衣下的丑陋內(nèi)核
依托咪酯,一種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狀物質(zhì),為非巴比妥類靜脈短效催眠藥,在醫(yī)療上主要有水劑和乳劑兩種劑型。在臨床上主要適用于全麻誘導,也可用于短時手術(shù)麻醉。
根據(jù)國家藥監(jiān)局、公安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guān)于調(diào)整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目錄的公告》(2023年第120號),依托咪酯列入第二類精神藥品目錄,公告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這也意味著販賣依托咪酯粉或含有依托咪酯成分的電子煙將被視為販毒。
依托咪酯在未被列管前,常常被“癮君子”們作為毒品替代物,一些不法分子從中嗅到了商機,利用依托咪酯的麻醉作用,將其制成“煙粉”“煙油”等毒品替代品,添加進電子煙進行銷售。據(jù)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依托咪酯吸食后會呈現(xiàn)出頭暈、站立不穩(wěn),東倒西歪等類似醉酒后的狀態(tài);大劑量吸食會出現(xiàn)脾氣暴躁、呼吸暫停等情況。而一旦長期并大劑量使用,容易導致死亡。
更為可怕的是,這些不法分子將“上頭”電子煙披上時尚潮流的外衣,使之具有較強的迷惑性。一些青少年缺少社會經(jīng)驗、辨別力,很容易把吸食“上頭電子煙”當作時髦和彰顯個性的方式,從而成為不法分子口中的“獵物”。
“‘上頭’電子煙最早流行于年輕人聚集的酒吧,涉案人員大部分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其中甚至不乏有未成年人,他們有的涉世未深、法律觀念淡薄,不小心沾染了新型毒品,其實自身也是受害者?!眳⑴c辦案的宜賓市公安局民警說道。
較量:狡猾“狐貍”終露馬腳
8月15日,案件正式立案,翠屏區(qū)煙草與公安立即成立專案小組,開始對嫌疑人進行追蹤偵查。盡管很快就摸清了嫌疑人的姓名、家庭住址、日常行動路線,但由于嫌疑人具備反偵察意識,辦案人員遲遲沒有掌握實質(zhì)性證據(jù)。
轉(zhuǎn)機出現(xiàn)在9月初的一個晚上……
夜幕降臨,一家老茶館的燈火在寂靜的街道上顯得格外明亮。突然,一陣鈴聲響起,打著牌的黑衣男子拿起手機掃了一眼屏幕,便站起身來說道:“我出去一下,你們等我?guī)追昼姟薄?/p>
男子走出房間,走向茶館后門的方向。在那里一輛白色的轎車靜靜地停著,駕駛位上的白衣男子表情嚴肅,一邊遞出一個黑色塑料袋,說道:“其他的和上次一樣”,隨后揚長而去……
半分鐘后,路旁的一輛越野車亮起了車燈,車內(nèi)的對講機傳出聲音,“所有人員注意,目標為白色轎車,駕駛員著白色上衣,正往南門大橋方向駛?cè)?,附近的人員跟緊了?!?/p>
跟了快1個月了,終于露出馬腳了。
凌晨5時,隨著涉嫌銷售“上頭”電子煙犯罪團伙的7名主要成員全部到案,案件初貌終于浮出水面……
收網(wǎng):煙霧下罪惡的落幕
專案組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販賣“上頭”電子煙的犯罪團伙先通過線下收攬客源,再通過網(wǎng)絡層層分銷,逐漸形成一個隱蔽的“圈子交易”。同時,犯罪手段網(wǎng)絡化態(tài)勢明顯,采用“互聯(lián)網(wǎng)+物流寄遞+電子支付”等非接觸方式進行交易,涉及四川樂山、重慶、湖北、廣東、貴州等地。
隨著獲取的信息不斷增多,該案“上家”“下線”的基本信息和活動軌跡逐漸清晰。
“抓捕行動立即開始?!?月7日,隨著一聲令下,專賣組30余名成員分為4個抓捕小組在樂山、成都、貴州等地同時收網(wǎng)。
經(jīng)過徹夜清點,現(xiàn)場查獲違禁添加成分1096克(依托咪酯粉劑)、煙油10升、電子煙煙彈5000余支,并同步在樂山、夾江等地再次抓捕嫌疑人7名。2023年10月19日,該案被公安部禁毒局列為督辦案件。
截至目前,該案涉案金額近千萬元,已抓捕嫌疑人18人,刑拘13人,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厲制裁。
據(jù)悉,該案僅是“上頭”電子煙案件亂象叢生背后的一個案例,今年以來,全國各地“上頭”電子煙案件頻發(fā),僅宜賓市轄區(qū)內(nèi)就查獲了3起,涉案金額1200余萬元,繳獲含“依托咪酯”煙彈11000余顆,抓獲犯罪嫌疑人30余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