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教日月換新天——兩岸記者探訪北京40年的變革與成就
        發(fā)布時間:2018-10-23  文章來源:中國臺灣網 點擊:690509

          敢教日月換新天——兩岸記者探訪北京40年的變革與成就

        點擊進入下一頁

        領導嘉賓攜手開啟媒體行活動。(中國臺灣網 陳佳慧 攝)

          中國臺灣網10月22日訊 改革開放以來,大陸在這一波濤壯麗的征程中劈濤斬浪,已平穩(wěn)行駛了40年;如今,潮平岸闊,風正帆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北京,作為首善之區(qū),其變革與成就正是大陸改革開放40年來艱辛歷程與輝煌成果的一個縮影。10月18日至21日,參加首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活動的兩岸記者走進北京這座集古典與現代于一體的千年名城,探訪其40年來各方面的變革與成就。

          科技的變革:形塑著世界,改變著你我

          從1978年至今,尤其互聯網進入大陸以來,大陸互聯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稀有到普及,經歷了滄桑巨變,仿佛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最終長成強壯的巨子。40年來,美團點評、一點資訊、新浪微博、緯創(chuàng)軟件、小米科技、獵豹移動等一大批具有廣泛影響甚至全球知名度的互聯網科技企業(yè)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它們或懷著“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或抱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志,在形塑著當今世界的同時,也讓你我的生活愈加便利、智能和舒適。

          “2017年,美團點評平臺交易數超過58億筆,金額達3570億元。我們?yōu)榇箨?800個市縣、3.1億年度交易用戶和約440萬年度活躍商家提供服務”,美團點評首席科學家夏華夏難掩臉上流露出的自豪。如今,美團點評用科技連接消費者和商家,不但提供滿足人們日常飲食需求的服務,還進一步擴展至多種生活和旅游服務。

          在一點資訊,工作人員為兩岸記者演示了“一點時報機”,用戶只需在該機器上掃描二維碼,便可根據自己關注的頻道生成一份專屬的定制報紙,獲得智能化的紙質閱讀體驗。據悉,一點資訊是一款有機融合搜索和個性化推薦技術的興趣引擎,開發(fā)團隊致力于基于用戶的興趣為其提供私人定制的精準資訊。

          “近年來,微博服務對象愈加多元,政務微博賬號有17.6萬,認證媒體3.3萬,企業(yè)賬號超過130萬,個人認證用戶超過140萬”,新浪微博政府媒體事業(yè)部總監(jiān)杜鵑向兩岸記者說,“而且,微博逐漸成為政府權威發(fā)聲的第一平臺”。

          很多人都知道計算機殺毒軟件金山毒霸,但可能不了解它的生產商便是獵豹移動。事實上,該公司的業(yè)務范圍不僅于此,還深入人工智能領域,發(fā)出了時代的強音。今年來,獵豹移動推出多款機器人產品,包括接待機器人“豹小秘”、零售機器人“豹小販”、兒童陪伴機器人“豹豹龍”等。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躊躇滿志地對兩岸記者表示,該公司在努力打造服務機器人,助推中國服務業(yè)產業(yè)升級,用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文化的變革:讓傳統(tǒng)文化在現代社會煥發(fā)榮光

          北京是大陸七大古都之一,擁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40年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北京不斷賡續(xù)傳承,而且還與時尚結合,煥發(fā)新貌。1987年兩岸打破隔絕狀態(tài)、開啟交流交往以來,很多文化單位還積極開展兩岸文化交流,充分體現出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

          在故宮博物院家具館,一組鑲嵌白玉、繪有精致圖紋的黃花梨木衣柜使得兩岸記者贊嘆不已。講解員介紹說,這是乾隆帝第一位皇后富察氏所用,她便是熱播電視劇《延禧攻略》中的皇后。這更加激發(fā)了兩岸記者了解故宮、了解清史的興趣。在寶蘊樓,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婁瑋細述了故宮博物院的沿革發(fā)展,他還說,近幾年來,故宮博物院在文物保護利用、文化遺產傳承、藏品展覽等方面開拓創(chuàng)新,逐漸走入了更多年輕人的生活,而且與西方博物館的交流合作也有所拓展;有媒體戲稱,如今的故宮不再是一位固執(zhí)守舊的老人,他“做得了表情包,玩得轉新科技”,“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不忘初心,藝術為民”,面對前來采訪的兩岸記者,國家大劇院副院長趙鐵春如此表示。他說:“國家大劇院恪守‘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宗旨,既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又聚焦世界經典,以匠心打造精品。”據悉,國家大劇院還與臺灣一些文化機構合作,積極從事兩岸藝術交流。

          在以“文化養(yǎng)老”理念而知名的海淀區(qū)陽春新紀元社區(qū),兩岸記者到此探訪當地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在該社區(qū)陽春詩聯社,為老年人教授古代詩詞的退休教師呂廣庶對兩岸記者的到訪非常激動,當場吟誦了他寫的一首七絕:“龍傳同祖又同宗,華夏山河一脈通。何日海峽修坦路,常來常往悅音容。”

          在余韻裊裊的水磨腔中,兩岸記者步入長江以北唯一的國家級昆劇表演團體——北方昆劇院。為了讓兩岸年輕人接受甚至喜歡昆曲,該院院長楊鳳一作了許多嘗試與努力,也取得不錯的效果。她說,每次赴臺都會去臺北第一女子中學,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昆劇正受到愈來愈多年輕人的歡迎,因為它代表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據楊鳳一介紹,十幾年來,政府出臺了扶持傳統(tǒng)藝術的多項政策,讓人信心倍增。“昆劇本來是一個金飯碗,但積聚了太多塵土,我們現在要做的便是努力地擦拭它,讓它恢復既有的光亮”,她說。

          社會的變革:更多臺胞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于斯、定居安居于此

          上世紀八十年代,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部分臺灣同胞便開始來大陸投資設廠。在那個仍舊貧窮的年代,他們是先行者。近十幾年來,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則絡繹不絕地來大陸學習、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和生活,并將大陸當成自己的家。他們則是時代的智者。

          “90后”女生黃景婷從小在大陸長大,大學畢業(yè)后,經過10個月的實習,順利成為美團點評境外度假業(yè)務部的一名正式員工。她說,自己之所以選擇互聯網企業(yè)的工作,一方面是自己專業(yè)與此相近,更重要的是大陸互聯網產業(yè)方興未艾、發(fā)展前景極為遠大。“公司對我和大陸員工一視同仁,沒有差別”,當記者問到是否會覺得和大陸員工存在隔閡時,黃景婷很自然地如此回答。她還補充說:“我會申領臺胞居住證。”

          緯創(chuàng)軟件總經理劉建民在大陸已深耕22年,談到今年2月公布的“31條措施”,他感慨地表示,初來大陸時,個人生活、公司經營面臨很多不便和困難,但近幾年來,大陸惠臺政策使公司和他本人均享受到與大陸企業(yè)、大陸居民的同等待遇,這為公司的健康發(fā)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15年前,知名臺商章啟正來到北京經商,建立君太百貨。如今,他把夫人、兒子和兒媳也帶來大陸,兩代人都住在北京。章夫人張?zhí)K明女士對兩岸記者說:“人在這里,家就會安在這里,我們一家早已把北京當成自己的家。”

          北京創(chuàng)業(yè)公社港澳臺及國際事業(yè)部總監(jiān)鄭博宇以公開發(fā)起“新時代臺灣青年六原則”倡議(靠自己、接地氣、不投機、共發(fā)展、促融合、贏未來)而揚名,面對兩岸記者,他侃侃而談,并向大家介紹了創(chuàng)業(yè)公社專門設立的臺灣專區(qū)——臺灣驛站。鄭博宇說,來自臺灣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在臺灣驛站可享受三個月的免費服務,包括工商服務、企業(yè)服務、金融服務、政策咨詢等,創(chuàng)業(yè)公社期望可全方位幫助臺灣青年融入大陸,邁向成功。

          “暮色蒼??磩潘桑瑏y云飛渡仍從容”,在時代的大潮中,當今的北京仍勇毅堅定地行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道上,蹄疾步穩(wěn)地奔馳在改革開放的坦途中,繼續(xù)變革,不斷開創(chuàng)新的成就,在京津冀協同發(fā)展這一國家戰(zhàn)略的引領下,必將迎來更加光明的未來。(中國臺灣網特約記者、《兩岸關系》雜志社記者郝沛然)

        點擊進入下一頁

          首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聯合報道活動赴美團點評總部參訪。(中國臺灣網 陳佳慧 攝)

        點擊進入下一頁

        兩岸新媒體人在美團點評總部合影。(中國臺灣網 陳佳慧 攝)

        點擊進入下一頁

          首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聯合報道聯合報道團赴一點資訊參訪。(中國臺灣網 陳佳慧 攝)

        點擊進入下一頁

          新浪網副總裁鄧慶旭與兩岸新媒體參訪團成員進行經驗分享。(中國臺灣網 陳佳慧 攝)

        點擊進入下一頁

          兩岸媒體人在參訪故宮時聽取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婁瑋介紹相關情況。(中國臺灣網 陳佳慧 攝)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

          北方昆劇院院長楊鳳一與兩岸記者進行交流。(中國臺灣網 陳佳慧 攝)

        點擊進入下一頁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国产三级在线线看免费,亚洲 中文 欧美 日韩 在线观看,五月天激情久久